“平安原野”“昆仑”专项行动显成效 吉文森林公安破获多起非法捕猎野生鸟类案
“平安原野”“昆仑”专项行动显成效 吉文森林公安破获多起非法捕猎野生鸟类案
自公安部部署“平安原野-2025年”专项行动及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开展“昆仑”专项行动以来,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吉文分局积极响应,系统筹划、周密安排,全面强化林区巡逻守护与生态安全监管责任。近日,该局在专项行动中取得显著成果,成功破获四起非法捕猎野生鸟类案件,现场收缴拍笼、鸟笼共计50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,并及时将查获的27只野生鸟类健康放归自然,有力震慑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。

10月26日上午9时,吉文分局中心派出所民警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时,于吉文镇“河南”居民区一菜园南侧的烧柴堆上,发现整齐摆放着十余个鸟笼,笼中隐约可见鸟类活动。民警立即上前调查,确认该处存在非法狩猎嫌疑。经现场询问与证据固定,查明居民庄某某在未获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,于当日早晨7时左右,利用下雪天气作掩护,在自家园子内柴火堆上布设拍鸟笼,并以谷穗和葵花籽作为诱饵,非法猎捕野生鸟类3只。经专业人员鉴定,被捕鸟类包括松雀2只、黄雀1只,均属于国家保护的“三有”(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)野生动物。现场依法查获其使用的拍笼、鸟笼共10个。

几乎在同一时间,另一路巡逻民警在吉文中学附近巡查时,发现一居民房屋园子内也存放有多个鸟笼,笼中不时传出鸟鸣。民警入户核查后,确认住户李某某涉嫌非法狩猎。经详细调查,李某某于10月24日至26日期间,在未取得相关许可的情况下,于自家平房院内连续布设拍笼,非法捕获野生鸟类24只,包括黄雀13只、白腰朱顶雀9只、麻料2只。这些鸟类同样全部属于“三有”保护动物。民警在其住处共查获涉案拍笼、鸟笼40个。

在后续侦办中,警方深入调查发现,犯罪嫌疑人庄某某、李某某均自称是“鸟类爱好者”,捕鸟的初衷是出于个人对观赏鸟类、聆听鸣叫的喜好。然而,这份所谓的“爱”却逐步异化为对野生鸟类的非法占有欲,最终演变成在禁猎期、禁猎区使用明令禁止的猎捕工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。两人的行为不仅直接导致多只保护鸟类失去自由,更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实质性破坏,触犯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《刑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
到案后,庄某某与李某某对自身在禁猎期、禁猎区使用禁猎工具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面对办案民警,两人均表示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与危害性,并对因一己私欲触犯法律深感懊悔。10月26日,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吉文分局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庄某某、李某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。

案件查办过程中,公安机关注重对涉案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。经联合吉文森工公司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专业人员评估,此次查获的27只野生鸟类活体,包括松雀、黄雀、白腰朱顶雀、麻料等,均生命体征平稳,健康状况良好,具备野外生存能力,符合放生条件。10月28日,吉文分局民警会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,选择适宜的生境地点,将这批重获自由的鸟儿全部放归大自然,目睹它们振翅飞向林间,实现了执法行动与生态修复的有效衔接。
目前,庄某某、李某某非法狩猎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,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公正审判。

此次系列非法捕猎案件的快速侦破,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吉文分局扎实推进“平安原野-2025”和“昆仑”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。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吉文分局副局长王涛表示,将继续保持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,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,深化与林业、动植物保护部门的协作机制,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,全面提升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,坚决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,守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的宁静与和谐。(鄂伦春自治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国 通讯员 韩雨朦)